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宣布對外開放所有專利,總數(shù)約200件,引起業(yè)內一片嘩然; 而半年之后,2015年1月6日,豐田也宣布向全世界開放5680件燃料電池技術專利使用權,一時間,大部分汽車

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宣布對外開放所有專利,總數(shù)約200件,引起業(yè)內一片嘩然;
而半年之后,2015年1月6日,豐田也宣布向全世界開放5680件燃料電池技術專利使用權,一時間,大部分汽車廠商都感到“幸福來得有些突然”。
眾所周知,新能源車中的燃料電池可以不經過燃燒汽油,直接變成電能為汽車提供動力,而這種新能源車因能量轉換效率高、無污染的優(yōu)勢,被認為是未來汽車的發(fā)展方向。
如今,豐田費時費力費錢鉆研出來的成果,就這樣白白便宜了他人?這其中,恐怕不是那么簡單。
首先,在燃料電池領域有著20余年研究經驗的豐田在2014年12月終成正果,將一款名為Mirai的燃料電池車推向市場,成為特斯拉最有力的的競爭對手,然而,一個月之后豐田就宣布將向汽車行業(yè)無償提供其獨有的約5680件燃料電池相關專利的使用權,不是小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向來精明的豐田突如其來的豪氣讓小知有些摸不著頭腦;
其次,盡管豐田官方解釋稱此舉主要是為了尋找在燃料電池車方面的志同道合者,以專利開源為契機,共同推進燃料電池車的普及推廣,從而攤薄研發(fā)和制造成本,以便使這條路走得更寬。但有業(yè)內專家表示,豐田公開專利的目的并非如說的那樣單純無私高大上。
專家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雖然是大勢所趨,但其發(fā)展標準路線未定,雖然豐田和特斯拉公開專利的舉動均表示為了共同推動新能源車的發(fā)展與普及,但互為競爭對手的雙方希望借此進行技術路線博弈、以爭奪新能源汽車行業(yè)未來話語權的目的不言而喻。
更何況,與特斯拉公開專利所不同,豐田此次公開專利更是增加了多項限制性條件。
按照豐田的規(guī)劃,在2020年底前,豐田將無償提供燃料電池組約1970件專利、高壓儲氫罐約290件專利、燃料電池控制系統(tǒng)約3350件專利。
此外,為促進加氫站盡快普及,豐田將無限期、無償提供制造、供給氫氣的加氫站相關約70件專利的使用權。但是,在使用這些專利時,使用者需向豐田提出申請,就具體使用條件等進行個別協(xié)商后簽訂合同方可使用。
據(jù)業(yè)內人士分析,豐田無償放開專利使用權意味著將在技術上掌控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取向和路徑,而使用者雖可獲知專利內容,但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方面超越有20幾年積累的豐田,反而越多企業(yè)使用這些專利,國際化相關標準的制定就越會偏向豐田的技術標準,這對豐田來說無疑是很有利的。
雖然此次開放專利豐田是有“自私”的成分在內,但對于國內企業(yè)來說,這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可以為企業(yè)提供一個學習和借鑒的機會。
中細軟專家提醒道,鑒于豐田開放專利是有條件的,企業(yè)想要使用這些專利,最好在進行專利合作前請專業(yè)的專利律師介入,從專利引進、布局、許可各方面做好基礎工作,防止落入競爭對手的專利陷阱。
最后,小知想提醒大家,這天上掉的餡餅可不是那么容易吃到的,面對免費誘惑,還是要先做好防范措施,這樣才能“吃”得放心。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細軟"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chuàng),侵權必究!轉載請注明“來源:中細軟”并標明本網網址www.gbicom.cn!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細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fā)之日起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編網上稿件時,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作品著作權人及時與本網站聯(lián)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