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歡迎您來到中細軟商標注冊網(wǎng)!

注冊熱線:400-700-0065

首頁 0 商標注冊新聞 0 “滴滴打車”吸取教訓 市場未動商標先行

“滴滴打車”吸取教訓 市場未動商標先行

來源:中細軟作者:付利帆2015-09-09 11:13:346596

滴滴打車可謂引領了新的出行方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乘客打不到車,出租車拉不著客的問題。在其火爆朋友圈之時,乘出租車前不下個單都感覺自己是上世紀的人。小知聽聞,滴滴打

 “滴滴打車”可謂引領了新的出行方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乘客打不到車,出租車拉不著客”的問題。在其火爆朋友圈之時,乘出租車前不下個單都感覺自己是上世紀的人。小知聽聞,“滴滴打車”要更名為“滴滴出行”,而在去年,“滴滴打車”還是叫做“嘀嘀打車”的……

1.png

“滴滴打車”改名“滴滴出行” 只為和你走更遠?

據(jù)傳,9月9日“滴滴打車”將更名為“滴滴出行”,之所以選擇這一天是因為2012年9月9日滴滴打車APP正式上線,此日正值其三周年紀念日。據(jù)滴滴快的創(chuàng)始人CEO程維介紹稱,他的夢想是建設一個中國人領導的,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滴滴打車”已經從最初的出租車業(yè)務,擴展到專車、快車、順風車、大巴、代駕業(yè)務,其定位已經從打車軟件變成出行平臺。就滴滴打車的業(yè)務范圍和服務水平來看,改名也是順理成章。

有句話叫“市場未動商標先行”,說的正是提前做好商標戰(zhàn)略的重要性。早前的“嘀嘀打車”變成“滴滴打車”,正是由商標權問題引起的。此次,滴滴打車的母公司小桔科技貌似吸取了昔日事件的教訓,在更名前就已考慮到商標保護的問題了。小知通過專業(yè)的知識產權管理軟件知庫寶查詢得知,小桔科技已在4個類別下申請注冊“滴滴出行”商標5個??磥硇〗劭萍家呀浺庾R到了商標戰(zhàn)略的重要性,做好商標戰(zhàn)略能以商標為工具,塑造好企業(yè)形象;能以商標為利器,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能以商標為無形資本,積累更多的財富;也能以商標為企業(yè)宣傳焦點,擴大企業(yè)的知名度。

2.png

如果說本次“滴滴打車”的改名是有意為之,那么,上次“嘀嘀”秒變“滴滴”就是形勢所迫了……

“嘀嘀”秒變“滴滴” 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商標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滴滴打車”原來是叫“嘀嘀打車”的?打車APP取名“嘀嘀”不難理解,畢竟聽到“嘀嘀”之聲就能聯(lián)想到下單成功。之所以改名為“滴滴”,一方面是因為商標戰(zhàn)略沒做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個啼笑皆非的原因。

3.png

事實上,“嘀嘀”的商標權并不屬于小桔科技,而是屬于杭州的妙影微電子有限公司。早在2012年,妙影微電子就已在第9大類(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件等類型)成功注冊了“嘀嘀”以及“Didi”,享有這兩個商標的專用權。也就是說未經妙影微電子的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與其核準商標或服務項目相同或類似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嘀嘀”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妙影微電子認為,小桔科技未經其許可就擅自使用“嘀嘀”商標,已經構成了商標侵權,遂將其告至法庭。就在小桔科技因“嘀嘀”商標官司纏身之際,其CEO程維發(fā)現(xiàn)高達6成的用戶經常將“嘀嘀打車”輸成“滴滴打車”,出于用戶習慣及商標權的考慮,將“嘀嘀打車”更名為“滴滴打車”。小知通過專業(yè)的知識產權管理軟件知庫寶查詢得知,小桔科技已在4個類別申請“滴滴打車”商標10個。其中,第9大類共申請商標4個,包括文字商標、圖形商標及其組合商標。

4.png

小桔科技這起涉嫌侵犯商標專用權的案件以“改名”收尾,中細軟專家提醒,商標專用權是商標所有人依法對其注冊商標所享有的專用權利,包括注冊商標的專有使用權、禁止權、轉讓權、許可使用權和續(xù)展權等。擁有一款商標不僅能在關鍵時刻維護企業(yè)合法權益,也能通過一系列運作手段,直接通過商標獲取經濟效益。如果您想注冊商標,或是在注冊商標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就請聯(lián)系中細軟吧,我們有著14年專業(yè)的知識產權代理經驗,有著一流的業(yè)務團隊和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理念,定能幫您做好商標戰(zhàn)略,維護好您的合法權益。

標簽:

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細軟"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chuàng),侵權必究!轉載請注明“來源:中細軟”并標明本網(wǎng)網(wǎng)址www.gbicom.cn!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細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fā)之日起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編網(wǎng)上稿件時,由于網(wǎng)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作品著作權人及時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