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版易信一經問世,不少用戶都紛紛下載。不過,一些細心的用戶發(fā)現(xiàn),在網易版易信前,已經有一款易信問世。更嚴重的是,目前已有兩家企業(yè)在申請注冊易信商標。這意味著,網
網易版“易信”一經問世,不少用戶都紛紛下載。不過,一些細心的用戶發(fā)現(xiàn),在網易版“易信”前,已經有一款“易信”問世。更嚴重的是,目前已有兩家企業(yè)在申請注冊“易信”商標。這意味著,網易版“易信”一出生,就可能遭遇沒有“名分”的尷尬局面。
市場上另一款“易信”是北京金誠和訊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的產品,而金誠和訊在2012年9月份就已經申請注冊商標。更重要的是,金誠和訊申請商標的類號是38號,涵蓋了“提供與全球計算機網絡的電訊聯(lián)接服務”,而這正是網易版“易信”的服務領域。
對此,金誠和訊行政部經理崔先生說:“首先我們不是惡意搶注,因為我們是有產品的。而且我們申請注冊時,完全不知道網易和電信會推出同名產品?,F(xiàn)在‘易信’商標還沒申請下來,如果按照程序來走,一兩個月內估計就能批復。”
另一家北京企業(yè)也申請注冊“易信”商標,申請時間是2013年1月份。遺憾的是,目前排隊申請注冊“易信”的企業(yè)中,既沒有網易,也沒有電信。
如果“易信”商標還沒有申請下來,網易和電信還有沒有機會后發(fā)先至呢?目前看來機會不大。一般情況下,同樣的商標,誰申請在前,就會優(yōu)先授予誰,并不會因為企業(yè)規(guī)模的大小而改變。更何況,金誠和訊版“易信”出現(xiàn)在前,網易版“易信”才剛問世。這樣一來,盡管名頭更大,但是網易版“易信”很有可能淪為“山寨貨”。
雖然最終結果如何還無法預知,但是網易和電信的百密一疏由此可見。
在“易信”上線之前,名字很有可能反復修改,從而錯過了最佳申請注冊時間。直到7月底,還有消息稱網易和電信推出的產品名叫“叮叮”。
很多時候,大企業(yè)更容易犯低級錯誤。聯(lián)想公司在2001年走向國際時,才發(fā)現(xiàn)英文名“Legend”在全球竟被100多家公司注冊過商標,只好花費巨資更名為“Lenovo”。2012年,蘋果在推出ipad后,卻忘了在中國注冊商標,結果向唯冠支付了6000萬美元和解。
創(chuàng)業(yè)不易,千頭萬緒。專注產品和宣傳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忽視商標。畢竟,小小商標的背后,承載著巨大的商業(yè)價值。(葉健)
中細軟集團
中細軟——全國領先的知識產權增值服務運營商,致力于為客戶提供有關商標、專利、版權等一站式知識產權整合服務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細軟"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chuàng),侵權必究!轉載請注明“來源:中細軟”并標明本網網址www.gbicom.cn!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細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相關作品刊發(fā)之日起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400-700-0065在摘編網上稿件時,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請作品著作權人及時與本網站聯(lián)系,以便支付稿酬。